全站搜索

news Center

行业资讯

共建智能冷链生态 为冷链未来赋能

冷库时间久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?低温作业者的健康防护指南

行业资讯

长期在冷库中工作可能引发多种职业健康问题,但无需过度恐慌。冷库环境主要带来三类健康风险:低温引发的生理反应、封闭空间的心理影响及设备老化导致的安全隐患。科学防护能有效降低健康损害。

一、冷库环境的「隐形杀手」

1. 低温攻击:从手脚到内脏的连锁反应
冷库温度通常低于5℃,持续暴露会使血管收缩,局部血流减少。短期出现手指麻木、关节僵硬(类似「被冻住」的感觉);长期可能导致末梢神经炎,甚至引发雷诺综合征(遇冷手指苍白疼痛)。

2. 噪音与振动:双重听觉损害
制冷设备运行时噪音常超85分贝(相当于工厂车间),长期暴露可能引发耳鸣、听力下降。同时设备振动通过地面传导,部分人会出现足部发麻、平衡感失调。

3. 制冷剂泄漏:无声的呼吸威胁
老旧冷库氨泄漏风险增加,低浓度时刺激眼鼻(流泪、打喷嚏),高浓度会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。某冷链企业统计:超10年库龄设备泄漏概率是新设备的3倍。

二、冷库工的「五层防护盾」

第一层:穿对装备

  • 防寒服:选择含气凝胶内胆的分层穿搭(贴身速干+抓绒+防风外套)

  • 手套鞋袜:内层羊毛+外层防水,鞋跟高度>3cm防寒气渗透

第二层:动态保暖

  • 每工作40分钟到常温区「回温」10分钟

  • 随身携带暖宝宝贴于腰部(保护肾脏)

第三层:听力保护

  • 佩戴降噪耳塞(NRR≥25分贝)

  • 设备区加装隔音板(可降低10-15分贝)

第四层:呼吸安全

  • 安装氨气报警装置(阈值设定25ppm)

  • 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(非紧急情况勿用)

第五层:心理调节

  • 冷库内使用暖色调LED灯(4000K色温)

  • 播放轻音乐(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)

三、这些身体信号需警惕

⚠️ 轻度反应:持续打寒战、手指复温后发红刺痛
⚠️ 中度警示:关节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、耳鸣伴随头痛
⚠️ 重度危险: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(立即撤离并就医)

冷库作业健康管理本质是「风险可控的持久战」。相比纠结工作年限(冷库设计寿命通常15年),更需关注日常防护细节:比如避免空腹进冷库(血糖低更易失温),女性生理期主动申请调岗等。记住:再先进的设备也替代不了科学的工作习惯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